首页 > 农村 > 正文

面塑大师王博:在城市中独守一份宁静

文章来源:山西农民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9-02 17:02:17
  •  

在省城太原几百万常住人口中,有这么一部分人,他们身处繁华都市,却因为艺术执着于一项事业,安守宁静,独乐其中。面塑大师王博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8月20日,记者在太原市核心区、五一广场附近王博的家中采访了这位年仅37岁的山西省一级民间艺术家、太原面塑的第六代传人。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传统工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现在这种工艺已不多见,而掌握这种工艺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说起学习面塑的缘由,王博回忆说,因为从小受奶奶影响,早在7岁时开始,逢年过节总是要跟着奶奶捏一些面鱼,面虎,面人,面馍,耳濡目染,对面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这一兴趣竟然成为他日后选择发展事业的方向。
“我从2000年开始拜太原老一代面塑传承人张振明为师学习面塑,至今已经有15年了。”王博告诉记者,在张振明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开始专门从事传统面塑的学习,系统地掌握了传统面塑的技艺。
“面塑工艺有很多短板,比如易碎、易裂、易变质等,所以前期面塑原料配方是最重要的一关。”善于学习的王博不满足于当地传统的面塑工艺技术,决定走出去拜师学艺,攻克面塑原料配方的难题,提高自己的水平。2004年,王博师从北京面塑大师萧占行学习精品面塑工艺,迈出了自己从民间艺人向工艺大师蜕变的第一步。
“面塑工艺比较麻烦。比如说配面料,就分为低筋、中筋和高筋。低筋面料用来做一些速成的细腻度比较差的作品。而高筋面料主要用来做一些精品。”王博一边说,一边拿着一件精致的关公像向记者解释,像做这样的精品,面料要和好了先放半年,发酵到位才能用。其间还有添加蜂蜜、高温蒸等一道道工序,是特别繁琐的。
王博在学习面塑艺术的道路上,既虚心学习,又能大胆创新。面塑的关键步骤首先要配好面料。近年来,王博针对传统面塑作品易干裂,易收缩,易变形及易发霉褪色等不足,对传统面塑的材料配方进行研究。经过反复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使面塑配方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已达到不变形,不干裂,不褪色,不发霉,而且还很环保,可永久保存。
一步一个脚印,王博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在面塑工艺界声名鹊起。近几年,王博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民间艺术活动和评选,作品屡获殊荣。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民间工艺家”和“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称号。
“做面塑这一行,要守得住寂寞。”王博说,因为工艺的特殊性,往往做好一个精品人物,需要五六天。一旦开了工,要求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一气呵成。2012年底,为了祝贺迎泽区建起群众艺术馆非遗项目展示馆,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粹,王博用一个月的时间创作了包括《庙前高跷》《铁匠巷高跷精彩场景》《老鼠窟元宵制作流程》三组面塑作品,一共60件器物,“整整做了一个多月,每天不出门,做到半夜两三点,忙得我胡子都顾不上刮,饿了就吃方便面。”王博说,虽然很单调很苦,也挣不到很多钱,但因为喜欢,自己仍然很享受其中的快乐。
为进一步传承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后继人才,近年来,王博同太原市新建路二校等学校合作,为学生讲授面塑知识,让面塑艺术走进校园,让孩子们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现在政策好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专门的扶持款项,相信面塑工艺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本报记者 柴俊杰

责任编辑:闫锁桃              编辑:新农人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