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晋城3月17日电(李梦文) “年龄大了,做饭都有点做不动了。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了。社区党员、志愿者还经常来为我们服务,这个居家养护服务中心可真是我们老年人的第二个家呀。”在晋城城区西街街道办事处西大街社区“幸福苑”内,正在吃饭的老人们笑容满面,一个劲地夸赞着居家养护服务中心。
“幸福苑”日间照料中心是由西大街社区与幸福汇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合作,以公建民营的运营方式创办的晋城市首家以社区体验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实体。中心设有理发室、休息室、棋牌室、理疗健身室、文化室、餐厅、超市等十大功能设施,为老人提供棋牌文体娱乐、康体保健、超市购物、生活照料、家政等社区上门服务。中心与社区还针对不同情况,将老人分为残疾老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四类,并建档立卡。
“对于残疾老人,我们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服务者会随时上门查看,了解需求。就是要让老人们真正享受到‘托老服务在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西大街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
“平时这里还开展很多活动,如放电影、跳舞、绘画、书法、刺绣、工艺制作等等,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当地上党梆子名家吴国华带领的团队也不时过来表演,我们老年人都喜欢看,越看越过瘾。我住得不远,退休了事也不多,经常来这儿转转,平时看看书、读读报、下下棋,‘幸福苑’名副其实,我们确实感到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很快乐”牛云祥老人高兴地说。
“过些日子中心计划搞一场老人文艺活动,我得好好准备准备,到时候给大家表演一段。”牛锁召老人一边擦着心爱的乐器一边乐呵呵地说。老人年轻时就特别喜欢乐器,各类乐器样样精通,一直盼着能有机会上台表演。这回他保存的几本演奏书籍也可以派上用场了。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街道各社区内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失能老人越来越多。进一步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由此应运而生。
“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让老年人颐养天年,让我们的老人以及家庭有更多的幸福感。居家养老模式的初步形成有自己的独特背景,现在服务中心看上去是亏本的生意,但只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社区的大力支持与合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就一定能获得长期良性发展。”晋城市幸福汇老年养护服务中心总经理李爱玲表示。
据了解,晋城城区目前共建成日间照料中心66个,惠及城乡老年人6000余人。全区在逐步推广智能化居家养老模式的同时,不断扩大服务范围,重点解决社区养老设施、医养结合、用餐、居住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缓解家庭和社会的养老压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只有让老人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才能够有效促进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帮助服务中心和社区完善相关制度和设施,丰富服务内容,发展创新模式,打造围绕家庭的服务圈,开启居家养老的新篇章,让这项惠民举措深入全区老人的生活中,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城区民政部门负责人说。
新闻热点
曝光台
|
|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