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一号”生态植物茂盛生长。本报记者周明飞摄
本报讯(记者王荔)10月的万荣黄河滩涂碧绿丛丛,4000余亩的“绿洲一号”生态植物在经历了两年的北方酷寒、酷暑、干旱考验后,依旧生机勃勃。10月20日,记者从正在运城召开的黄河菌草生态屏障建设和产业发展推进会上了解到,“绿洲一号”的试种成功,对于加快菌草绿色产业发展,推动黄河生态保护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洲一号”是巨菌草的一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可向周边延伸达9.3米,入土最深可达1.5米,不仅可以避免大面积水土流失,而且能大量吸收保持地表水,使地表水保持率达到97%以上,土壤侵蚀量减轻78%以上,在盐碱度8.5%以下的盐碱地种植两年后,土壤的盐碱度有很大的改善,是改良土壤、固沙固土、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植物。“绿洲一号”经发酵后,是猪牛羊适口的饲料。同时,“绿洲一号”还可加工成用于种植灵芝、木耳等各种食用菌药用菌的培养基,可制作沼气,干草可用于生物发电,是生产生物炭黑的原料。
多年来受冬季寒冷气候和技术条件制约,“绿州一号”在北方栽植成活率不到5%,种植成本很高。运城市碧绿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针对多年来制约着“绿洲一号”发展的瓶颈——扦插方式在北方成活率极低的难题,经过科技人员、研发人员、土地专家艰苦攻关,创造了苗木组织培养法,试种后成活率达到99%以上。据介绍,该公司现在年生产组培苗5000万株,拥有国内最大的“绿洲一号”菌苗研发基地,是国家菌草工程中心挂牌的北方示范推广基地。
运城市耕地保有量825万亩,其中滩涂面积110万亩。如何开发好治理好这些丰富的盐碱滩涂地资源,是该市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运城市高度重视菌草技术推广应用,把其作为全市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提档升级行动的重点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巨菌草培育技术为依托,扩大种植面积、加快成果转化,真正使滩涂盐碱地变废为宝,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新样板、农民增收的新渠道、黄河生态保护的新屏障。”运城市委副书记王瑞宝说。
新闻热点
曝光台
|
|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