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艺赋美乡村(太原)倡议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10-16 08:38:53

   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七部门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全国文艺赋美乡村工作全面启动。在此之际,出席2025“文艺赋美乡村”论坛的全体代表,见证首批艺术乡建高校——乡村共建共治名单发布和全国艺术乡建联盟发起成立,谨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己任,向全国发出行动倡议。

  乡村是中华文化根脉所在,承载千年农耕技艺、地域民俗风情、传统村落记忆与民间艺术瑰宝,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同时,新时代乡村的产业变革、生态变迁与民生改善,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源头活水”。而文艺赋美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既能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涵养文明乡风,又能推动“文化+”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更能丰富农民精神生活、增强乡村凝聚力,意义深远。

  推进文艺赋美乡村,需恪守自律准则、锚定初心:一是尊重乡村历史文化,不搞“千村一面”,保护传统村落、非遗技艺、农耕遗址原貌,杜绝破坏性开发;二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让村民深度参与文化挖掘、创作设计与活动组织,杜绝“外部主导、村民旁观”;三是践行长期主义,不搞短期政绩工程,避免大拆大建,注重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四是恪守公益原则,优先保障乡村公共文化需求,杜绝借“赋美”谋不当利益,确保文艺服务惠及农民

  为落实工作方案要求,我们郑重承诺:

  一、挖掘文化资源,筑牢共享根基:遵循“保护为先、活化利用”,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跨区域乡村文化普查,梳理非遗、传统村落等资源,建立“全国乡村文化资源共享数据库”,让各地乡村“家底”成为全国共享财富。

  二、推动创作共振,打造乡村IP:鼓励文艺工作者、高校师生以乡村为主场,创作兼具“乡土味”与“时代感”的作品——用美术定格乡村风貌、用音乐传唱发展故事、用非遗活化传统技艺、用设计优化公共空间,支持跨地域协作,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文艺IP。

  三、开展常态活动,构建联动体系:推动“文艺进乡村”常态化,结合民俗打造差异化活动,北方办民俗展演、冬季农耕展,南方策划水乡非遗体验、田园艺术季,西部组织民族歌舞汇演。建立“全国文艺赋美乡村活动日历”,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动,覆盖乡村角落。

  四、建强人才队伍,完善培养机制:构建“高校+专业院团+政府+乡村”四方联动体系,开展文艺培训,重点培养本土骨干与非遗传承人,建立“全国乡村文艺人才库”,推动东中西部人才结对帮扶,支持高校设“文艺实践基地”,为工作提供长效人才支撑。

  五、培育产业生态,形成协同格局:推动“文艺+”融合发展,开发地域文创产品、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搭建“全国乡村文创电商平台”,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东部引领、中部崛起、西部特色”的协同发展网络,让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动能。

  在此,我们诚邀全国文艺工作者、高校院所、企业机构、社会组织及广大村民,以《“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为指引,投身文艺赋美乡村事业——让文艺工作者走进乡村、高校智慧服务乡村、社会力量助力乡村,让村民成为“主角”。

  让我们以文艺为笔、乡村为纸,共绘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让文艺之花遍开神州乡村,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民族复兴贡献文艺力量!

  倡议发起单位:2025“文艺赋美乡村”论坛全体代表

  倡议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编辑:王秋英

责任编辑:张娜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监督热线:13671258927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