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 > 正文

著名生态学家王如松病故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4-11-30 20:36:10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8日发布的讣告称,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生态学家王如松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4年11月28日0时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王如松主要从事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建设模式研究,是我国城市生态学领域的奠基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创建者之一。他提出了生态省、生态市等的生态建设模式,为生态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11月29日下午,乘高铁赴京奔丧的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教授王祥荣在微信中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尤其为城市生态领军人物,生前呕心沥血,披荆斩棘,开辟出了中国有特色的城市生态学,与著名的先师马世骏院士一起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观,为我国的生态省生态市规划建设出谋划策,践行生态文明观,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也在微信中说,“如松院士也是中国农工民主党一位优秀而杰出的党员,为农工民主党生态文明参政议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创立了中国农工民主党品牌论坛《中国生态健康论坛》,今年刚刚在厦门召开完《第九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

  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介绍,王如松生前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论著16本,获各类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和荣誉称号15次。曾在国内外多个学术组织担任领导职务,主持过多项国内外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和学术会议,任职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国家环保部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近年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曾多次采访或在报道中引述王如松的学术观点。他不仅在学术领域独树一帜,在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环境监测、保护生态、官员离任审计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时,王如松认为,生态不等于生物,也不等于景观,生态文明建设不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兴过程,是一场天人合一的产业革命、法制完善、文化融合与社会进化运动。

  他认为,低碳生产不一定是文明的,因为有可能建立在其上游高碳生产的基础上。生态文明的社会不只是低碳能源的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也不只是碳排放和气候变暖的问题,而是包括全球环境变化、区域生态退化和人群生态健康的多元复合生态风险问题。

  作为生态学家,王如松认为,保护生态,市场的力量不可忽视。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生态·城镇化”分论坛上,王如松认为,当前生态城镇化发展之所以达不到一种理想状态,发展屏障一是在于市场机制及市场监管缺失,二是在于人观念落后,跟不上国外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他认为,“城市是一个世纪尺度的艺术品,建设不能那么快、那么粗、那么奢侈、那么随意,而应该遵循细、活、慢、适、俭的生态原则。”

  “搞生态城镇化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中央强化搞好机制体制建设,老百姓逐步提高生态保护意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还是可以把环境问题解决的。”王如松说。

  他认为,环境监测同样要发挥市场的作用。环境管理需要大量的基础调查、科学规划、监理审计、评审论证和决策咨询工作,需要大批人力物力的投入,建议可以借鉴国外由民间和市场来提供基础数据和咨询服务的做法,有关部门应注重孵化城市生态物业管理和生态服务产业。

  王如松认为,对生态脆弱区划定红线是必要的,但是红线划定之后,并不意味着当地居民应该因为保护环境而失去从经济发展中受惠的机遇。恰恰相反,环境“红线”应该理解成环境红利,尽管可能因为政策原因失去了一些发展制造业的机会,但是完全可以发展一些不破坏环境的产业,如服务业等,来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本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悉,王如松遗体告别仪式将于30日上午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