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辽宁省瓦房店市许屯镇东马屯村的果香弥漫山野。与往年不同,今年采收季最忙碌的“主角”,除了果农,还有一群在林间穿梭的无人机。它们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将一颗颗苹果精准、高效地运出大山,奏响了“低空经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新乐章。
东马屯苹果素有“辽南红宝石”的美誉。东马屯村依托长白山余脉清风、渤海湾滋养,山间气候温润。加之花岗岩土壤富含的腐殖酸与钾元素,能为苹果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天然优势交织在一起,赋予苹果“皮薄色亮、味甜多汁”的基因。全村7500亩果树年产近1.5万吨鲜果,苹果产业早已成为东马屯村的支柱产业。
可这份“甜蜜事业”,却常被山间的“不确定性”困扰。东马屯村位于瓦房店市北部山区,群山环绕,山路蜿蜒,常需要人工搬运苹果,再借助小推车或者三轮车运到山脚。如果遇上雨天,山路泥泞,运输效率便会降低。
今年,东马屯村引入无人机运输苹果,解锁了苹果运输新场景。无人机化身“空中挑夫”,在果园上方来回穿梭,稳稳地将苹果从山间送到马路边,开辟了一条新的“空中通道”,打破了以往依赖人工运输的局限,运输效率大大提升。据了解,无人机单次能运载数十斤至上百斤苹果,大大减轻了果农的劳动强度。
更让果农们惊喜的是,无人机平稳的运输,还解决了鲜果损耗的“老难题”。以往人工搬运时,苹果容易相互碰撞,难免出现表皮擦伤、果肉碰软的情况;如今无人机飞行平稳,货箱在运输过程中几乎没有晃动,有效减少了鲜果损耗,每一颗运出山的苹果都能保持“高颜值”“好品相”。“以前背着苹果下山累得直不起腰,现在按下遥控器,苹果就能自己‘飞’下山,太厉害了。”果农的感慨里满是轻松,收购商也因鲜果到货更快,纷纷加大订购量。
从春耕的喷洒农药到秋收的运输鲜果,无人机的身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瓦房店市的各个角落,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好帮手”,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目前,瓦房店市农用无人机已增至200台左右。
近年来,瓦房店市积极开拓低空经济新赛道,将科技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运输、检测、文旅等多个场景实现深度融合。如今,无人机已然成为产业发展的“科技羽翼”,推动瓦房店市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向新台阶。(记者 张仁军)
编辑:王秋英
新闻热点
声音
|
|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监督热线:13671258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