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关注 > 正文

以系统思维推动绿色发展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9-17 16:16:10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他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守护好“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这一重要指示不仅为西藏也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今天的中国,正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问题,把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提升到事关我国乃至世界全局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擘画,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此次总书记再次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既是对实践经验的凝练总结,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的精准把握。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准确理解“协同推进”的深刻内涵,以系统性思维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二者互促共进,正确处理好三层关系。

   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当下我们追求的发展与保护,是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浙江遂昌曾以砍伐竹林售卖毛竹作为当地重要产业,山秃了,民未富。如今,县域内的35万亩毛竹已经成为制备新能源电池的基础原材料,哪怕是毛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热能,在满足园区自身供热需求的同时,还输送给周边企业使用,仅此一项每年就能创收千万元以上。要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处理好部分与全局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既需着眼于全局谋划,也离不开局部发力。局部治理应与整体目标相协同,而整体改善也必须依靠关键区域的突破带动。长江流域治理就是典型例证:通过全流域禁渔、工农业污染协同治理、跨区域生态共保联治,实现了整体环境质量提升,其影响早已超越长江流域本身,对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全局性和示范性的重要意义。这也启示我们,要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注重各项政策的配套衔接,形成政策合力,提高治理效能。

   平衡当下与长远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见效慢、周期长,而经济发展往往有短期压力,要避免急功近利,就需要树立久久为功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东北黑土地保护中的“梨树模式”,通过持续进行秸秆还田,逐步遏制了黑土地退化,正是长期努力的成果。实践一再说明,必须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碳交易等长效机制,让保护生态环境者获得长期收益,让绿色发展可持续。

   保护好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携手努力,凝聚力量,定能形成强大合力,绘就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相得益彰的壮美画卷。

编辑:王秋英

责任编辑:张娜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监督热线:13671258927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