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肉证一码通之后,客户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猪肉的产地、屠宰和流通信息,不再需要我们提供纸质证明,让销售环节更加简化了,顾客更放心,我们也更方便。”在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南宁街菜市场内,猪肉销售商户侯春梅告诉记者。
2022年,成都市农业农村部门启动开展“肉证一码通”数字化监管系统建设,该溯源系统覆盖生猪养殖、屠宰、流通到消费的全链条追溯过程,实现猪肉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消费者得以轻松知晓猪肉的准确来源信息,让猪肉也有了专属“身份证”。
2024年11月1日起,成都全市全面实行生猪产品“肉证一码通”管理制度,深入开展生猪产品赋码管理工作,构建生猪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截至2025年6月底,“肉证一码通”系统已经覆盖全市35家屠宰场、所有批发市场以及学校食堂等重点用肉单位供应渠道。累计喷码生猪超过1000万头,批发商通过手机扫码索证,索证率达到95%。公众扫码查验累计超过200万次。市场监管部门扫码查验累计7000次。各环节市场主体与监管机构已形成较高的使用习惯和依赖度。
成都的具体做法是:在屠宰前,系统对接屠宰场生猪入场信息,生成生猪唯一溯源码,同时获取生猪养殖场、饲养、用药、免疫、检疫等信息,实现产地溯源。在屠宰环节,系统在猪肉检疫合格后自动生成胴体二维码,并以食用级墨水喷印在猪胴体表面。二维码内嵌检疫证、品质检验证及产地溯源信息,防止“物证分离”和假章冒用,确保上市猪肉每片胴体均有合法身份标识。
在流通环节,批发商、零售商扫码索证时,系统自动记录销售去向,形成可查询的流通数据链。消费者采购时,扫码即可核实所购猪肉的来源及检疫情况,增强食品安全信心。监管部门通过实时联网,可以动态监控屠宰场活猪入场、屠宰、检疫及猪肉出场情况,督促屠宰企业落实追溯责任,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完整性。
据统计,“肉证一码通”系统应用以来,屠宰企业出证开证的人力成本下降70%左右,经营者索证取证效率提升90%以上,猪肉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100%,未发现“问题猪”屠宰现象和假冒开证行为。另一方面,“肉证一码通”系统打通了生猪养殖、运输、屠宰、销售、配送全过程,为成都市开展生猪产能监测、区域调控、食品安全预警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肉证一码通”系统运行基本成熟,具有较高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它不仅解决了传统监管模式下的“物证分离”“票证造假”等顽疾,还为政府、行业和消费者构建了一个透明、高效、可信的食品安全环境,具有较好示范推广作用。(记者 丁乐坤)
编辑:王秋英
新闻热点
声音
|
|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监督热线:13671258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