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 2018第一期 > 正文

农村秋色美 垃圾煞风景

文章来源:山西新闻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11 11:26:41

  农村垃圾治理是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在我省,农村垃圾治理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短板仍存,难点仍在,还需多方协作,攻克难关。


个别农村垃圾处理仍随意

    深秋季节,笔者在长治、晋城部分县区一些农村走访发现,大量乱堆乱放的垃圾与美丽的秋天极不协调。虽然在部分乡镇初步形成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但并没有普及到大部分农村。一些农村环境长期缺乏管理,村民习惯于随地乱倒,致使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存放于村头、公路边、田边以及沟渠里。
    壶关县龙泉镇某村村边有个天然形成的大坑,那里成了村民们的垃圾场,一到夏天,这里蚊虫孳生,气味熏人,村民苦不堪言。
    同样令人忧心的是,有些地方虽然意识到了垃圾围村问题的严重性,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由于处理方式不当,反而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比如,有的地方在公路两边建垃圾池,鼓励村民们将垃圾集中倒入池内。但垃圾池建了,却无人管理或者疏于管理,导致无法及时清运垃圾,造成公路两侧沿线垃圾遍布,成为更大的污染源。
    除此之外,农村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导致需要处理的垃圾数量越来越大,处理压力愈来愈明显。同时,垃圾的乱堆乱放还占用了很多空间,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分配,且影响村容村貌。
 

令人头疼的垃圾“疼”点在哪

    走访中,有部分基层干部表示,由于农村环保机制不健全以及相关设备的缺失,加上一些村民的环保意识尚未觉醒,大大阻碍了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目前看,这项工作推进起来难度大,需要有关部门继续努力。”一位基层干部表示。
    据了解,当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4方面难题待破解。一是农村地域广阔,农户居住分散,垃圾量大、面广、运输成本高。二是农村垃圾分类内无动力、外缺助力,难以常态化。三是垃圾治理经费不足,各种机制有待完善。相比很多城市垃圾治理投资不足,农村垃圾治理经费更是个难题。据了解,当前的农村垃圾治理费用,主要由县镇政府支出,进行全额补贴。很多地方农村垃圾处理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难以为继。特别是保洁员工资和转运、收贮、分拣等费用,没有长效机制保障。四是垃圾数量增长迅猛,垃圾源头减量迫在眉睫。
 

垃圾上“台面”治理并不难

    农村垃圾治理难的根本原因是在一些干部的观念里,垃圾是上不得台面的小事。随着乡村振兴,垃圾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只有把垃圾问题摆上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才能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中国”的一道风景。
    一是要做好农村环境治理整体规划、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在领导层强化垃圾治理是民生需求的政绩观,通过法律的手段确保垃圾治理的资金制度保障。
    二是要将农村垃圾治理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可以按比例,最好是设定一个最低占比,投入农村环境专项治理资金,以让农村垃圾治理有长效的资金制度保障。
    三是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垃圾的主要生产者是民众,可以考虑发挥村民自治手段,让民众承担部分责任,缴纳一些费用。对于村民来说,谁都愿意村里的环境更好,为此支付一定费用应该也不是难题。主要在于支付的数额,以及支付中的公平和公开,让民众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环境改善中去。
    四是充分发动村民,提升大家环境意识和参与热情。强化村、组和个人的卫生评比,采取张榜公布和发大红花、发奖金等奖惩方式,激励村民参与。
    五是充分借助市场力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比如加强垃圾分类动员和引导,同时配合垃圾分类结果,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一些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或者通过委托运营方式,引入一些在堆肥技术和产品处理方面具有优势的专业公司,通过有机垃圾置换,满足专业公司的原料供给,促进市场化发展,从而降低政府的建设投入和运营补贴,提升政府环境治理能力。
    建设干净整洁的农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政府和农民一起发力,确保垃圾不落地,让农村“颜值”越来越高,农民生活越过越舒坦。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